不靠机器,只凭一双手雕出核中乾坤

老刘我玩桃核手作这行当,少说也有十来个年头了。刚开始那会儿,街坊邻居瞅见我对着颗皱巴巴的桃核较劲,都直摇头说"这破果核能整出啥花样"。如今倒好,我这双布满老茧的手,愣是把桃核玩出了新名堂。

记得头回摸到桃核时,那股子带着桃香的涩味直往鼻子里钻。您别看它表面坑坑洼洼像个小老头,里头可藏着大乾坤。我总爱跟徒弟们说,每个桃核都是天生的艺术品——那些天然形成的纹路沟壑,比任何设计师画出来的都精巧。有回在菜市场捡了颗歪脖子桃核,愣是让我琢磨出个醉罗汉的模样,现在还摆在橱窗当镇店之宝呢。

工具台上那几把自制刻刀,跟着我也有些年头了。最趁手的那把斜口刀,刀刃磨得比指甲盖还薄,专门用来掏那些芝麻粒大的细节。有回给客人做十八罗汉手串,光是给每个罗汉开脸就耗了三天。您猜怎么着?最后完工时发现有个罗汉的眉毛天然就是桃核上的裂缝,歪打正着成了点睛之笔。

要说这行当最难的,不是雕工而是耐心。去年冬天接了个急单,客户要赶在春节前要对龙凤呈祥的核雕。大冷天的坐在工作台前,手指冻得握不住刻刀,我就用嘴哈着气接着干。最后完工那天正好除夕,看着龙鳞片片分明,凤羽根根透亮,这心里头比吃饺子还暖和。

现在不少年轻人爱买机器批量做的机雕件,虽说出活快,但总觉着少了股子人气儿。我常跟他们说,您拿在手里摩挲的时候,能摸到刀痕里藏着的温度。上个月有个老主顾带着孙子来,小家伙摸着我雕的"猴子捞月"直乐:"爷爷,这猴子尾巴上的毛是真的吗?"您瞧,这童言无忌的话,比什么广告都实在。

这些年攒下的桃核原料,堆在后屋都快成小山了。有从老家果园捡的野生山桃核,硬得跟石头似的;也有客户特意从西藏寄来的藏桃核,纹路特别有异域风情。每回开料都跟开盲盒似的,有时候一刀下去,能惊喜地发现天然形成的"一线天",这可比中彩票还让人兴奋。

要说这桃核手作最妙的地方,就是永远有学不完的门道。今儿琢磨人物开脸的神韵,明儿研究花卉枝叶的穿插。前阵子试着把核雕和镶嵌工艺结合,用金丝给"渔翁得利"里的鱼儿嵌了层鳞甲,在阳光下闪闪发亮,可把老客户们都看直了眼。

老刘我总觉得,这小小的桃核就像个时光容器。您瞧这刀刀刻下的痕迹,哪一道不是岁月的沉淀?下次要是路过我的小铺子,不妨进来坐坐,咱泡壶茶,您随便挑颗桃核,我给您讲讲它里头藏着的故事。保不准哪天,您也能从这皱巴巴的果核里,看出个花花世界来。

相关文章

0

预订单

总计: ¥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