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核串珠的纹理,藏着风与阳光的痕迹

天刚蒙蒙亮,老刘蹲在院角,手里捏着一颗刚捡回来的桃核,对着晨光翻来覆去地瞧。那表面坑坑洼洼,像被岁月啃过几口,可凑近了看,细纹却一条条自成章法,蜿蜒如河,盘旋如云。

没人信这玩意儿能变成手串。邻居王婶见了直摆手:“这不就是吃剩的核儿嘛,还当宝?”可老刘笑而不答,只把桃核泡在温水里,等它吸饱了水汽,再用细砂纸一圈圈打磨。砂纸摩擦的声音,沙、沙、沙,像秋风扫过落叶,不急不躁。

桃核的纹理,不是画出来的,是长出来的。它记着春天的风,夏天的雨,秋天那场迟迟不肯落下的阳光。你看那道凸起的脊线,是果肉紧贴时留下的压痕;那些细密如蛛网的纹路,是果核在枝头被阳光晒得微微裂开,又悄悄愈合的印迹。每颗桃核,都藏着一棵树的一生。

我见过有人拿显微镜照桃核,说那是天然的“DNA图谱”。老刘不懂这些词,但他知道,世上找不出两颗完全一样的桃核。就像人,有人眉眼清秀,有人满脸风霜,可都是活过的模样。

打磨好的桃核,用棉线串起来,戴在腕上,不张扬,却有分量。天热了,它不粘手;天凉了,它温润如玉。有人问:“这玩意儿能升值吗?”老刘说:“它值不值,得看你戴它的时候,有没有想起那棵桃树,有没有在某个午后,也抬头看过同一片云。”

有一回,一个小姑娘买了串桃核手链,说要送给奶奶。临走前问:“这个……能传下去吗?”老刘没答,只是把最后一颗核儿,轻轻放进她手心。

后来她发来照片,奶奶戴着它,在院里晒太阳,手里还捏着半颗桃子,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。

风没停,阳光也没走。它们只是换了种方式,留在了人的掌心。

相关文章

0

预订单

总计: ¥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