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是所有装饰都来自工厂,有些来自一棵老桃树

老刘蹲在院子里那棵桃树下,跟它打了个招呼:“今年再借我点呗?”风一抖,枝条哗啦啦响,像老友摆摆手——行,拿去玩。于是,我揣着一袋落果回家,夜里灯下,桃核在掌心转圈,沙沙响,像小声讲故事:哪年哪月,哪阵暖风,哪只鸟啄过,哪场雨打落。

工厂里出来的装饰,亮晶晶,却都长着一张“别人脸”。桃核不同,它自带岁月小皱纹,颜色从浅蜜到深咖,像爷爷泡茶时浮起的茶珀。最妙的是裂缝,天然走线,有的像山谷,有的像猫爪,顺着它下刀,不必多费力,就能雕出一条活灵活现的小锦鲤。

有人担心:桃核不是容易裂吗?别怕,它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。放在阴凉角落阴干两周,让它慢慢收心,再上手,就乖多了。雕完后拿橄榄油轻轻蹭,一天一次,连蹭三天,油色渗进去,像给老树皮涂护手霜,之后越盘越亮,最后能照见自己的好奇。

城里人问:材料干净吗?我答:比外卖盒安全。桃核天生自带“苦味护甲”,虫不爱咬,霉也难扎根,只要洗净晒干,就能放心把弄。它原是用来保护种子的铠甲,如今保护一点你的小情绪,也算专业对口。

所以,如果你也在某个傍晚,路过一棵老桃树,别急着低头刷手机。弯腰捡几枚落果,揣兜里,回家放在窗台风干。等它轻了、响了,再动手,或者干脆原样摆着,看它慢慢从浅黄变乌金。那时候你会懂:装饰不一定要来自流水线,它可以是一段枝头旧梦,被你的手温重新点亮。

相关文章

0

预订单

总计: ¥0